印度之行27:BBC《印度鐵路紀行》

在MyVideo找到另一部紀錄節目BBC《印度鐵路紀行》(Great Indian Railway Journeys) ,英國2018年播出,台灣2024年上架。

四集分別介紹四條重要鐵路線,因為這次我只去中北部,其中介紹西北部、南部、東北部三條線,相當程度為我對印度這國家補課。

主持人邁克爾波蒂略 (Michael Portillo) 根據布拉德肖1913年出版的《印度、外國與殖民地旅遊手冊》(Bradshaw’s Handbook Of Indian, Foreign And Colonial Travel)的指引,以殖民地時期作家眼光,對照後來發展饒富興味。

單單第一集資訊量就很大,在西北阿姆利澤到西姆拉線,可看到印度的麵包倉地區,錫克教的金殿(世界訪客量最大的地方,每天10萬人次)、英軍屠殺平民處、英國人創辦的印度第一間女子醫學院、印度獨立後首先建立的全新西化城市昌第加、以及1903年落成通往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山鐵路(含107條隧道、864座橋梁和高架橋的浩大工程)。

為何英國人會大費周章建這條鐵路?當然不是為印度人,而是為自己。當時一年有八到十個月英屬印度的殖民地政府會以這個涼爽的小鎮西姆拉作為「夏季首都」,這些高級白人帶來了整套英式建築與生活。

在本集更首次知道1947年印巴分治,原本的南亞次大陸拆分成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還分東西兩邊,中間被印度隔絕),邊界竟然在獨立生效後兩天才公布。英國撤離撒手不管,沒擺平當地不同種族和宗教勢力也沒好好交接,造成原地的穆斯林急著遷往新建國的巴基斯坦,而印度教和錫克教徒要遷回新獨立的印度。

數百萬買了車票搭火車的平民,在英軍撤離欠缺國家機器保護下,竟遭兩方人馬在鐵路沿線互為廝殺擄掠報復,搶劫、強暴、殺人,火車變成載滿屍體的移動墳場,幾個月內估計死亡數十萬至200萬,超過1000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英帝國欠缺責任感(甚至看好戲)的恥辱,也是印巴兩國曾對自己人民惡劣血腥的歷史。

當然到了南邊,我才知道高科技重鎮、印度矽谷在南部,最早的工業也萌生於此(畢竟幾百年前東印度公司一開始登陸是在南方諸邦)。到了東北部,才知當初輸往中國清朝的鴉片,就是在此恆河兩岸大片的鴉片田生產,再被英國銷往中國。而17世紀就被割讓給東印度公司的加爾各答,也是印度詩哲、首位非歐洲人的諾貝爾文學獎讀者泰戈爾的故鄉。

旅行團能去的地方有限,但看書看影片讓我對印度的認知擴大許多。

(寫於2025年1月9日)

在〈印度之行27:BBC《印度鐵路紀行》〉中有 7 則留言

  1. 當年大英帝國對印度做過的壞事多著,我看過一段紀錄片被嚇壞了,也開始對於英國古典小説裏描述殖民地發財回鄉的所謂的好男人開始有不同的看法。。。

    1. 不止英國BBC – 日本NHK,德國DW,甚至英國比較腥口味的Channel4都有製作優秀紀錄片的傳統,建議可以看看。

  2. 最後提到泰戈爾,他最讓我佩服的是,印度國歌、孟加拉國歌的詞曲都是他寫的。一個人能為一國的國歌作詞或作曲,已經難得,泰戈爾為兩個國家的國歌詞曲包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