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川普需要福音派。其實多數政客都需要大大小小的宗教票。甚至比格斯牧師(Brandon Biggs)對川普的持續造神,應該是許多想登大位的人夢寐以求的樁腳。 但再怎麼說,川普若還有一絲信神,內心深處不怕自己打著上帝當招牌MAGA,有「瀆神」的危險嗎?
CoPilot答:這個問題觸及了宗教信仰與政治動員之間的微妙關係。川普的政治運動確實高度依賴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而比格斯牧師等宗教領袖的預言與宣傳,更進一步強化了川普在宗教選民中的形象。
川普是否擔心「瀆神」的問題?
- 宗教作為政治工具
在美國政治史上,許多領袖都曾利用宗教語言來凝聚支持者,例如雷根、布希等共和黨總統都曾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川普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某種程度上也被塑造成一種近乎宗教性的信仰,讓支持者視其為「被神選中的領袖」。 - 川普的個人信仰
川普過去曾公開表示自己是基督徒,但他的宗教行為與傳統虔誠信徒有所不同。他較少公開談論個人信仰,更多是利用宗教語言來吸引選民。比格斯牧師曾預言川普「將在暗殺事件後重生,並更熱愛耶穌」,這種敘述進一步強化了川普在宗教選民中的形象。 - 瀆神的可能性?
在基督教傳統中,濫用神的名義來達成個人目的可能被視為瀆神。例如,《聖經》中的《出埃及記》20:7提到:「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如果川普的宗教形象被視為純粹政治操作,而非真正的信仰,那麼在某些宗教領袖眼中,他可能確實面臨瀆神的指控。
結論
川普是否真正擔心「瀆神」的問題,取決於他對宗教的理解與政治策略。他的行動更像是政治計算,而非宗教虔誠。比格斯牧師等人的預言與支持,確實讓川普在宗教選民中獲得強大影響力,但這是否符合真正的信仰,則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問:美國總統史上,最利用宗教力量競選成功或鞏固政權的代表有哪些?
CoPilot答:美國歷史上有多位總統利用宗教力量來競選或鞏固政權,以下是幾位代表性人物:
1. 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
- 福音派的支持:雷根在1980年競選時,成功吸引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強調「美國是上帝的國度」。
- 宗教言論:他曾公開表示:「如果我們忘記我們是一個信仰上帝的國家,那麼我們將成為一個滅亡的國家。」
- 政策影響:雷根政府推動保守派宗教議題,如反墮胎與宗教自由,進一步鞏固基督教保守派的支持。
2. 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
- 宗教信仰影響政策:布希自稱「重生的基督徒」,並在競選時強調宗教價值觀。
- 福音派的動員:他在2000年與2004年大選中,獲得大量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並推動「信仰為基礎的倡議」(Faith-Based Initiatives),讓宗教組織獲得政府資助。
- 外交政策:布希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曾表示「上帝指引我」,顯示宗教在其決策中的影響。
3.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 福音派的強力支持:川普在2016年與2020年大選中,獲得超過80%的白人福音派選民支持。
- 宗教領袖的背書:比格斯牧師等宗教領袖將川普塑造成「被神選中的領袖」,進一步強化他的宗教形象。
- 政策影響:川普政府推動保守派宗教議題,如反墮胎、宗教自由與支持以色列。
問:這三位都還算比較近代,有更早期的代表嗎?
CoPilot答:當然,美國早期的總統也曾利用宗教力量來競選或鞏固政權,以下是幾位代表性人物:
1.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 宗教象徵性:華盛頓認為美國的獨立是「上帝的恩典」,並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手按《聖經》宣誓,開創了美國總統的宗教傳統。
- 軍隊中的宗教影響:在獨立戰爭期間,他命令軍官每天向士兵宣讀祷告文,並開始在軍隊中配備隨軍牧師。
2.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 宗教背景:亞當斯曾志願成為基督教牧師,並在白宮餐廳刻上祷詞:「我祈求上帝,將最好的祝福賜予這座屋子和以後居住在這裡的每個人」。
- 宗教影響政策:他認為美國的法律應該基於基督教倫理,並強調宗教對政府的重要性。
3.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 宗教言論:林肯的演講風格常被形容為「像宣教士在教堂布道」,他在1863年簽署感恩節公告,使感恩節成為美國永久性節日。
- 戰時宗教動員:在南北戰爭期間,他多次公開祈禱,並強調美國的命運與上帝的旨意息息相關。
(寫於2025年5月18日)
隱約覺得正在形成另一場種族問題
美國鈔票上印著”In God We Trust”,
其實就明示其國族就是基督教,
至於文中所示幾位美國近代總統,更湊巧均是共和黨,
這和共和黨保守且右派的形象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