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名詞「M型社會」的日本國際級管理顧問大前研一,不但談企管、行銷、趨勢,也談工作與生活,新作《後五十歲的選擇》乍看書名與「悅己」雜誌的讀者年齡層差太多,但其實我會推薦是別有用心。
因為,這本書戳痛了一輩子奮鬥的意義,足以好好提醒還在起跑點蓄勢待發或比如正在三十世代職場拼搏的你。
首先,作者提到「盤點」的概念:把所有事情分成「主動的行動」與「被動的行動」兩大類。所謂「主動的行動」就是「在人生最後瞬間感到無比重要的事,或覺得不如此做則退休生活就沒有樂趣的事」,其餘「有人再三委託才無可奈何去做的事」,就是低價值的「被動的行動」。
如果可以這樣分,何必等到五十歲前後才來感慨、醒悟?何必等快退休前才「總盤點」,不在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分批盤點?隨時盤點,才符合新時代「個體企業」的「績效最大化」。
為尚未步入中年的讀者選這本書,當別人還遵照社會遊戲規則在蹣跚前進,也許你已經可以大開大闔地放自己一馬,給人生更不同思考的出路。
作者慘痛地提出:你是不是創業當老闆的料,其實從年齡已經可窺見。少數頂尖高手,在二十世代就嶄露頭角成為某一領域的明星或創業家,但多數人是在三十世代,才具備業界和公司相關知識創業,大前先生直指:「三十世代是能以百分之百的氣勢突進、邁向成功的唯一時期。」
如果到四十歲前都無法在經營面「開花結果」,作者認為已經缺乏最有利的條件去創業,甚至他指出任何一個在公司裡當上班族的人,在三十五歲左右會面臨「魔之十五年」–意思是「每個人在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期間,該擁有的目標和上進心已喪失殆盡。」
於我當然不是很適用,但看看周遭環境,所謂「按部就班」、甚至「論資排輩」的組織企業人,不少真的淪入這樣「魔之境地」,而且可能一路「魔」到退出職場。當事人自覺還在努力幹活,甚至內心想升遷發達的慾望熾盛,但這些都只是在原有的軌道上廝殺的人罷了。
不想這麼幹的人,可以怎麼做?本書提到的第二個重點,我認為是「重開機」(Reset)。在過往企管理論中,公司或個人追求、儲備「第二曲線」,大概近乎此。可是,大前研一慣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棒喝法」,可不是教你一邊固守本業,一邊準備第二專長或者副業,然後看第一曲線的本行走下坡或沒得玩,再趕快跳到第二種工作。
作者自己曾經在企管顧問做了當紅之際,跑去從政,為了想要以企業精神喚醒日本社會從事大規模世代改革,結果善於行銷擘畫、鼓動觀念的他,1995年參選「東京都知事」還是慘敗。這讓他在本書毫不遮掩他的忿忿不平,甚至撂下叫當時不肯去投票的四十世代「下地獄去吧!」之類的狠話。
本書適合不想看著組織或個人老化的人,先行預防。
哈,恰巧我今天剛剛盤點完…
有點慶幸自己在命運的牽引下也好,或者說是周遭大環境的影響下毅然決然的投身學術界,雖然尚且不敢說這樣的突破是否能夠真的引領我的生命走向康莊大道,起碼,我為自己未來的15-20年下了一個贏面大點的賭注…這樣算是個restart嘛?!哈~~
盤點,真是個不錯的概念,面對自己,是個艱難的課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