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誌專欄:未來感的旅行

舊識陳建志是聰明且用功的作家,一腳站在學院裡,一腳在他心愛的流行娛樂中,然後把他對這兩個世界的歷年評論,包裝成一本新書《未來感》,光取書名的功力,就把我這資深企劃人比下去了。

我必須說,本書換成一個別的標題也完全沒有影響,和很多讀者以為的「趨勢探討」關係也不大。唯一我認為最有未來感的反而是這個書名!這書名帶我進入一種迷離的時髦氛圍。

我不禁在想:未來感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建志在書中分了幾個層次談未來感。第一個是「一種前瞻性、一種探測、一種可能、一種不知而行的突破、一種潛力。」

這個定義或說明,其實是大眾比較能體會並輕鬆掌握的。「冒險」,而且是「直觀而非算計的冒險」,是用我的語法來對應的說法。

放到旅行上,未來感的旅行,可以形容你去作一趟別人都沒做過的旅行,講大一點,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第一個駕機飛越大西洋的,都是在當時極具未來感的旅行。

當然,要做第一人不容易,屬於小我的未來感旅行,也可以是你自己從未做過的旅行。第一次去的地點,第一次搭乘的交通工具,第一次某個特殊主題。

比如,第一次環島,第一次進西藏,第一次追逐極光,第一次歐洲火車之旅,第一次米其林星級餐廳美食之旅,第一次安藤忠雄建築之旅等,第一次台灣鄒族音樂採集之旅等等。

乍看,這跟「未來」實在沒啥關係,西藏早在那裡了,瑞士高山火車也早在那裡了,有什麼好未來?頂多是我們自己沒見過世面罷了。

但如果我們回歸到剛剛定義的未來感,尤其是我說的「直觀而非算計的冒險」,如果你去追極光是因為這種「不得不去的內心呼召」,而非人云亦云的流行,那麼,你的這趟旅行對你個人來說,是符合某種未來感的。

「你成就你未來會做的那種人。」聽來有點拗口,有點玄,但這是我同意陳建志第一種定義的原因。

如果你的計畫,只是因為大家都去環島,所以我也去買捷安特,我也趕快去台北河濱單車道晚間製造塞車,那麼這是跟風,跟未來感沒有關係。

你當然可以後知後覺,當然可以跟著媒體報導才培養某種興趣,但請不要拿來跟「未來感旅行」攀關係。

書中對未來感的第二種形容是:「常常是邊緣的、叛逆的、奇正相生的。它跟科技感、太空、金屬材質等流行不大有關係,跟活力、創意、境界比較有關係。」

顯然,套用在旅行上,也不會是所謂「主流」的旅行計畫。

「邊緣的」,可以是地理上選擇國家或地區的邊陲,可以是心智上的另類。

「叛逆的」,可以是對旅行社套裝旅行「商業機制」的反叛,也可以是對旅遊書(哪怕是對背包客寶典「寂寞星球」這類新經典)「知識權威」的反叛。

「奇正相生的」,看來有點玄,但其實也可以簡化想成「不按牌理出牌」的「隨緣行」。不去設定一定要看到什麼、吃到什麼、買到什麼,也許反而柳暗花明,峰迴路轉,晴時多雲偶陣雨。

我解釋得用心,但也許讀者冷不防也會醒轉:這樣就算「未來感的旅行」了嗎?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要追求「未來感」旅行啊?

這是個好問題,而且正好是充滿未來感的一個大好問題。因為陳建志提出的第三點論述:「最高等級的『未來感』,是歷久彌新的創作,而這是超越年齡、世代與時間的。…每次你看一個經典創作,每次總覺得有新領悟,有新領域去探測,那它就是有一種未來感。」

剛才我幫讀者問出的「大哉問」,恰恰就落點在這個區間。因為這個疑問有著濃濃的反思、反芻、反省,它讓旅行這件事變得很有「深度」和「意義」。

應該說,帶著這樣一種態度思索與發掘,做任何事情(包括旅行)都可以是一次饒富未來感的行為,甚且,可以就直說它是有生命力、有創造性的行為。

反之,旅行當然就很容易變成一種消遣、一種慣性、一種被促銷洗腦而讓現代人覺得該做的行為。

你要旅行了嗎?或者,你,正在「旅行」?

在〈旅人誌專欄:未來感的旅行〉中有 0 則留言

  1. 带着一颗好奇心去面对、去探寻某一事物,这便是人人最易做到的[未来感之旅]吧。
    愿我们每天都能踏上这未来感之旅的路程。
    喜欢这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