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你的幸福城市》(Who’s your city?: How the Creative Economy Is Making Where You Liv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of Your Life)不講建築或景觀,而在探討「城市地理」如何影響人文與產業;說是結論,不如說提供了許多思考。
作者Richard Florida開立自己的研究顧問公司,也在大學教商學與創意學,有意思的巧合是:他的姓剛好也是個地名。在「全球化」蔚為顯學,高倡「世界是平的」之時,他關注居住地點與人生的交互影響。
他問:「你有多喜歡現在的落腳處?這是你真正想居住的地方嗎?早晨走在街道上,你感受到的是清新還是壓力?你能實現對自己的期許嗎?」看似尋常的問題,卻句句牽動每人的人生目標或生涯規劃。而我想大多數人平日很少特別思考這些。
除非遇到特殊機遇(求學、就業、移民與婚戀),不管現在落腳的這個都市如何,人們未必會好好體檢自己與城鎮的關係。這正是作者一棒想打醒我們的部分:人身處限制自己的牢籠而不自覺,白白錯失振翅高飛的機會。
作者心目中的好地點–或者精確點說,適合發展「創意經濟」的好地點–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呢?
在本書「幸福與地方調查」中,歸納出五類支持我們居住某地的條件:一、人身安全及經濟安全,二、基本服務(如學校、醫療、住宅、道路等),三、領導力(民選和非民選領導階層的素質及功效),四、開放程度,五、美學(外觀、設施及文化展演)。
其中第四項「開放程度」,最可以衡量一個地區適不適合作為「創意經濟」的溫床,但看此地是否容得下某幾類人居住與活動,包括有子女的家庭、少數民族及少數族裔、同性戀者、外國移民、年長者、收入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年輕單身人口、還在找工作的大專院校畢業生。
這好幾類人,若都能在一個城市裡找到自在的生存空間,其實已經算城市發展史上小規模的奇蹟。世界上很多城市只適合白領菁英,很多卻又只適合男性沙文主義者,還有的完全不考量外來移民的文化需要。2010年世博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是很多人必然的福祉。
經濟學或社會學常用的指標,也影響人們對自己居住地的滿意度。根據美國調查,收入較高、租屋、教育程度較高、已婚、年齡較大、西班牙裔,對自己的社區滿意度較高。其中有些很可以想像:社會經濟地位較高者,居住在哪個城市或該城市哪一區,多出於自主,當然較滿意,那些因沒錢或因種種理由被限制住在某城某區的人,自然多怨言。
至於種族,一方面也可以從社經地位的高低解釋(如非裔在此項殿後),一方面還可以歸功(或歸咎)於族群的文化力量,也許西班牙裔樂天程度天生高於白種人,所以不管住哪兒,都較能安然。
最後,作者引導讀者思惟:我們該如何面臨遷居的抉擇?這抉擇可能發生在我們一生的不同階段,包括求學、就業、甚至退休。我們既然比古人更多權力遷居,如果有機會與能力,也應該珍惜並善用這個權利。
(「悅己Self」國際簡體中文版「雙子座書屋」書評專欄,連載結束)
早晨走在街道上,你感受到的是清新還是壓力?
有時覺得清新有時覺得壓力
人生不同的階段的確對所生活的節奏,品質要求會有所不同
如果一個城市可以融合求學,就業,退休的需求
会是一個宜居的幸福城市吧
希望有天可以找到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