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180:明日的記憶

日片「明日的記憶」和「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相比,片長差不多,「明日」節奏較快,但「東京」後半段催淚。

我對電影「一公升的眼淚」沒太多感觸,因為太缺乏戲劇性,從健康、發病到死亡,一切是無奈的演變。一般絕症患者,不都如此?

「明日的記憶」也嫌有點平鋪直敘。儘管渡邊謙把中年病患演得極好,一個拼勁十足、常常給人壓力也樂於承受壓力的49歲業務主管,忽然被阿茲海默症打倒,昔日的掌控、承擔、責任感、意志力,全部靠邊閃——真是情何以堪。

很多慢性病可以「裝蒜」——病人在治療初期可以不被他人發覺,或者努力撐著不讓自己洩氣——但阿茲海默這種腦部病變,似乎會立刻讓當事人失去五感的辨識力、判斷力,習以為常的知覺,退縮成一團混亂。

這份驚恐,非當事人很難完全想像,當事人發病時,又失去了自我明辨能力。一陣陣突如其來的擊倒、癱瘓,腦筋空白,記憶喪失,指認困難,然後短暫恢復正常時,又持續湧出挫敗感。

只是片中的主角已經夠幸運了,妻女不離不棄,經濟條件也還夠住在美如仙境的療養院。台灣有這種地方嗎?一般人住得起這種地方嗎?或者我們該問:退化到更糟糕情況的病患,還在乎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嗎?

本片不像「東京鐵塔」那般訴觀眾要珍惜親情,而似乎更逼觀眾想像可能隨時來臨的無常。

可惜,無常,本就脫離我們的想像、計畫、預測,才叫無常。所以,想想,也還是無濟於事。

(2007.0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