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70年的承諾,有這麼好高興嗎?

〈出人意料!莫迪承諾:“到2070年,印度將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看到法廣這樣的新聞標題,有點啼笑皆非。

難道,因為第一碳排放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沒到現場,排第五的俄羅斯普丁也沒去。所以,排第四的印度領導人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6)竟然承諾,遂讓國際媒體大吃一驚、喜出望外?

不管習總、普丁有無親自出席,中國、俄羅斯和歐盟至少早承諾到「2060 年實現碳中和」 。之前印度完全沒承諾任何年分。現在一下跳過碳中和(Carbon Neutral)階段,直接承諾零排放(Net Zero)。

但別高興太早,印度喊出這目標不是免費的,「印度期待全球最已開發國家儘快提供1兆美元的氣候融資,」莫迪說。

2009年的哥本哈根COP15氣候峰會時,已開發國家承諾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資金至2020年,以幫助應對氣候變遷,但大多未達成,像2019的年度融資僅796億美元,2020年受COVID-19疫情衝擊也未達標。不過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簽約時,富國又答應將融資目標延續至2025年。莫迪說:「我們都知道,迄今對氣候融資做出的承諾已證明大多空洞。」

所以囉,國際間已做的承諾很空洞,新做的承諾又必然會有什麼含金量?

不是喜歡唱衰或悲觀,但實在不知為何一個隨時要下台的民選領導人,可承諾政府將近半世紀以後的事?

如果政府沒有細分化目標,外部也缺乏強制監督管理,任何遠程目標只能說是天邊的彩霞,有什麼好讓與會代表振奮、喜悅?

莫迪今年實歲71歲,2070年如果還活著,他120歲。如果印度沒達標,要跟他究責嗎?

任何一國承諾了,接下來都不知道國際要如何監督管理,做不到要如何制裁?到底說不說,真有這麼重要?對人類願景接近的國家及企業,自己就會朝著天邊的彩霞一步步改變;不想做的國家和企業,就算礙於大環境勉強承諾,接下來也還是可能進一步退兩步,厚著臉皮能應付就應付。

畢竟,誰都不知道何時會有世界大戰或全球金融危機,誰都不知道自己國內將來會出現什麼新風潮或傾向,無常的人生要政府承諾一遠期年份目標,已經不是脆弱,而是根本做不到。

只要多數人沒打從內心覺醒做某些事,所有的官樣文章和領導人峰會,都沒有盲目樂觀的理由。

(減排目標的詳細區別,有興趣者可見外站長文〈什麼是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一次搞懂Net Zero、Carbon Negative、Climate Neutral 圖文懶人包〉)

在〈一個2070年的承諾,有這麼好高興嗎?〉中有 5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