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文網一篇「無所事事的美國年輕一代」,提醒我們美國失業率復甦未必嘉惠年輕人:
據勞工部統計,2013年初與2000年相比,25到34歲的勞動者是平均工資降低了的唯一年齡組。
問題的發生在於就業崗位的匱乏。2011年是可以進行國際比較的最近年份,這一年,年齡在25到34歲之間的美國人中26.2%沒有工作,其中包括主動選擇不就業的群體(例如,研究生院的學生、或在家照顧孩子的人),以及非主動選擇的群體(計入官方失業率的人和處於失業狀態、但不再尋找工作的人)。同一年齡段的無工作人口比例在加拿大是20.2%,在德國是20.5%,在日本是21%,在英國是21.6%,在法國是22%。
過去兩年里,歐洲經濟一直在惡化,而美國經濟則表現出溫和的復蘇。然而,美國的就業增長速度只夠跟上人口增長的速度,這意味着,美國在為青年人口提供就業上滯後。
評:日本出現「啃老族」詞彙多年後台灣才熱炒,而(主動或被迫的)無所事事(或應該說可換取足夠收入的正事),正是啃老的實質背景。
多數企業害怕潛在的經營風險與發作越來越頻繁的經濟危機,不肯多雇工,寧可採取裁員、不裁員但壓榨現有人力或改聘非固定職工的多重選擇,這是成年或中年一代面對現實自保的生存之道,可以理解。
但下一世代,若沒機會與本領自己創業,總得進入某個現成工作體系從基層幹起。成年和中年世代為了今日的處境,整體犧牲下一代的工作權,存心啃老族不提,還有工作意願的年輕人能怎麼辦?要不丟給社會釀成社會問題,就只得依附在原生家庭中「分食經濟資源」(所謂啃老的中性描繪)。
於是,企業主或股東這一代成年或中年人,或許保全了自體事業,給出薪資給同樣成年與中年人養家,但這些中低階職工,有部分卻在家裡多了一份開銷,萬一他家有個25到34歲的啃老族。
這就不能單純說成是世代對抗,因為參與「剝削」(如果一定要這麼說)這些失業年輕人的,並非整個成年與中年世代,而是其中的少部分決策者。需要多負擔啃老族的中年父母(有時還只有單親),其實也是受害者。
(延伸閱讀:看問題/真怕「失業的一代」 又成「失去的一代」?!)
We called this phenomenon boomerang generation.
年輕人就不了業
年長人退不了休
這真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大家都要生存,如何才能平衡
也許過去內地孩子成年后接父母的班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