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千年的王朝專制傳統,是皇帝-官僚-庶民三者組成的一個三角平面,彼此互相制約。皇帝打擊權臣官僚,有時會利用庶民的力量。而庶民與官僚發生衝突的時候,也需要皇帝出面主持公道。...孟子的民本和孫中山的民生,骨子裡都不是西方的天賦人權思想,而只是基於皇、官、民三角結構的皇恩浩蕩理念。這樣的社會結構,也同時導致了平民百姓的聖上情結,產生了清官神話。所謂清官,無非是將庶民和皇帝連成一線的一個中介環節。
2
秦始皇只知道焚書坑儒,還不至於先欲利用書生,一旦利用不成,再反手打入地獄。毛澤東耍弄的是一副秦始皇時代難以想像的流氓腔調,一種比蔣介石還無賴的潑皮習性。古代的帝王,專制的不少,但耍賴的不多。因為耍賴有損帝王的威嚴。殊不知,毛澤東的威嚴恰好通過耍賴而成。
3
古人有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而毛澤東的靈活應用在於:必先與之,不如擊之。毛澤東的打擊周恩來,並非真要除之而後快,而是以擊為取,以痛擊而收到對方最終臣服的效果。毛澤東成功了。
4
馬列主義的唯物論雖然把衣食住行放在第一位,但這種主義卻從來不把如何讓民眾豐衣足食當回事。馬列主義有個不成文的邏輯:貧窮就是真理,真理永遠在窮人手裡;窮人總是要造反的,所以造反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