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溫柔的社會》書摘8 2024 年 2 月 27 日07-別人的好東西、書摘Chen Lerong 1(引美國心理學家德威基與坎培爾)只因為孩子做了一點事,就給予稱讚,甚至連孩子沒做好都不吝讚美。明明做不好卻自鳴得意,分明是將孩子推往自我陶醉的捷徑,不少父母與老師竟稱這叫自尊心,每天如此鼓勵孩子。 2另一方面,孩子也在企求能「真心為孩子的將來著想」、「無論孩子怎麼反抗,都要讓孩子清楚明白一件事」的父母,也就是不惜和孩子起衝突,也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想法與價值觀的父母。 回應孩子的要求,不忘展露威嚴,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也是為人父母的一種溫柔。 相關文章: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書摘:高盛的副總裁不是少數菁英 ... 《歷史的反叛》書摘:柴契爾不是「自由主義者」 ... 《巴黎.莫名其妙》書摘:為何法國人那麼愛插隊 ... 《漫遊中古英格蘭》書摘:大瘟疫帶來的「正面效應」 ...
最後一段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