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什麼宏大敘事,主角也是兩個平凡女性,卻真真實實感動了我。儘管長達近2小時半,榮獲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電影的 巴西片《被遺忘的人生》(The Invisible Life),充滿天分與溫柔。
改編自巴西女作家瑪莎巴塔莉婭(Martha Batalha)暢銷小說《我的隱藏人生》,以兩姊妹被爸媽善意的謊言拆散一生,僅透過沒寄到的書信互訴衷情。
沒有什麼宏大敘事,主角也是兩個平凡女性,卻真真實實感動了我。儘管長達近2小時半,榮獲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電影的 巴西片《被遺忘的人生》(The Invisible Life),充滿天分與溫柔。
改編自巴西女作家瑪莎巴塔莉婭(Martha Batalha)暢銷小說《我的隱藏人生》,以兩姊妹被爸媽善意的謊言拆散一生,僅透過沒寄到的書信互訴衷情。
《寄生上流》(Parasite):
驚訝看到信義威秀大廳接近滿座,這種坎城金棕櫚獎得主,本以為還是藝術片觀眾居多。
編導奉俊昊(Joon-ho Bong)果然也沒讓一般觀眾失望,131分鐘分成幾大段落,節奏各有不同,但商業性和議題性始終緊扣。
《我想有個家》(Capernaum): 閱讀全文 小評《我想有個家》
有種戲劇類型叫「黑吃黑」,劇中人不論大奸小惡,一個騙一個,編劇環環相扣的就是要讓你發現「強中自有強中手」、「壞中更有壞中手」。這類型作品太多,就算近期台片「血觀音」,也是這樣一種套路。 閱讀全文 「失速夜狂奔」:「黑幫黑」卻一起走到黑
問題的凸顯有時要靠新聞(因為智者的預警根本沒人理),但問題的解決注定要靠系統(否則只是一堆人打筆仗瞎攪和)。 閱讀全文 書香兩岸專欄:如果連侯孝賢拍片都缺錢
光點「女神殿影展」選片。1991年版「梵谷傳」(Van Gogh)雖長,但細膩的美術和選角讓人不斷以梵谷的畫作找尋線索對號入座;但雖長,有些段落說了半天(如將近片尾漫長的跳舞冶遊戲),也難窺透梵谷身心俱病的生命。 閱讀全文 對焦最後七十天的「梵谷傳」及其他
光點「女神殿影展」選片。「情慾修道院」(The Nun[2013])可切成兩大段,上半段小見習修女反反覆覆不想正式成為修女,先受第一任老邁院長慈愛哄騙,再受第二任年輕美艷院長霸凌。 閱讀全文 批判宗教箝制的「情慾修道院」及其他
光點「女神殿影展」選片。法國1964年名作「秋水伊人」(The Unbrellas of Cherbourg),是從頭到尾唱不停的音樂片(只有唱,無歌舞片舞蹈或非寫實走位),連非抒情對白也用歌詞代替,連音樂劇編劇如我也需要點時間消化。 閱讀全文 風格重於內涵的「秋水伊人」及其他
土耳其名導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冬日甦醒」(Winter Sleep)絕對是影展愛片,拍攝地點為我曾造訪的土耳其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特殊地形,孤絕的場景,孤絕的人心,看似無特殊情節的散文體,大量哲理化對白,小人物的尋常掙扎,善惡與恩典的不斷叩問,在精采的演技間一一呈現。 閱讀全文 「冬日甦醒」:冰雪大地下的生命毒汁
老是拍在祖國被禁的片真的很煎熬吧,但誰要祖國的尺度明顯偏狹?「天注定」儘管坎城拿了劇本獎,賈樟柯導演儘管對外表示有信心終能上映,但我預測很難過中國政府檢查那關。 閱讀全文 「天注定」:不能怪政府,就怪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