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20 年 12 月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應付多元化需要耗費精力,涉及風險,且需要妥協

由於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關注內在世界,並讓熟悉且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環繞四周,因此,當我們遇見不熟悉或與自己無關的事物,往往會發怒。不熟悉與陌生感會帶來壓力,異議會製造創傷。就算對最有公民意識的公民來說,應付多元化需要耗費精力,涉及風險,且需要妥協——而這些欠缺效率的活動,正是消費文化與自我中心意識形態最不屑的事。

閱讀全文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應付多元化需要耗費精力,涉及風險,且需要妥協

[劇評]《美國夫人》:「狡兔死,走狗烹」,搞社會動員的抵不過職業政客

2020美劇《美國夫人》(Mrs. America)共九集,很容易看完。

最後兩集的主題是反省與幻滅。

閱讀全文 [劇評]《美國夫人》:「狡兔死,走狗烹」,搞社會動員的抵不過職業政客

2020年中國十大流行語,及其他

不同國家、媒體都有自己年度流行語調查,偶發現有推特網友總結出2020年十大流行語(顯然是中國牆內社會的十大),過半我都沒聽過,起了很大好奇。

不過搜尋一下,很快能掌握來龍去脈,理清語境。發現有辛酸,有搞笑,有名人,有現象。每個流行語都引發過對立、熱議、罵戰,當然也引出社會議題思考。

閱讀全文 2020年中國十大流行語,及其他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逐漸更加習慣把自己視為個人宇宙的中心

在這個充斥精心但恐怖算計的消費環境中,我們的選擇完全不是基於個人的決定,而是我們與市場共同促成的,而且市場往往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內在生活。市場與自我,以及我們對提高效率的慾望與企業追求資本效率的慾望,多久之後會完美同步,還很難說。重要的是,隨著自我與市場的步調日趨一致,我們逐漸更加習慣把自己視為個人宇宙的中心。

閱讀全文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逐漸更加習慣把自己視為個人宇宙的中心

[劇評]《美國夫人》:人人有慾望,個個沒把握。在強勢周旋下,其實都有崩潰的危險

看到第六集。本劇每集都會有焦點人物,有一點點類似折子戲概念,某些集菲莉絲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的戲份沒那麼多,但也剛好讓我們普通觀眾,多知道了上世紀六十末到七十年代美國,環繞在《平等權利修正案》(ERA)正反兩方的不同角色,各自承受多少壓力。

這兩方,都有很多組織政治問題。一旦想發聲,就要找盟友,是要找同性,也要找異性;要找同黨,也要找他黨;要利用族裔、宗教,但又不過分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所謂又聯合又鬥爭,難啊。

閱讀全文 [劇評]《美國夫人》:人人有慾望,個個沒把握。在強勢周旋下,其實都有崩潰的危險

[劇評]《美國夫人》:剛看過《美國多元假象》這本書,再看本劇真的很過癮

年終是排名時間,一連看到《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豆瓣的2020十大最佳劇集全部有它,《美國夫人》(Mrs. America)果然沒讓我失望。

二十多年前,看過女權主義作家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的《內在革命:一本關於革命的書》(Revolution from Within),但從沒聽過反《平等權利修正案》(ERA)的保守主義代表人物菲莉絲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大名。

閱讀全文 [劇評]《美國夫人》:剛看過《美國多元假象》這本書,再看本劇真的很過癮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層次愈來愈高的個人化不一定使我們有更深的領悟

比較樂觀的預測認為,這種生活是開明利己的展現:在任何時刻,不論我身在何處,或與誰在一起,我都知道自己的利益為何,並因此精準決定該付出多少精力與周遭的人(或整個社會)互動,以獲取最大個人報酬。或者說,市場一直向我們如此保證。

閱讀全文 [書摘]保羅羅伯茲《衝動效應》:層次愈來愈高的個人化不一定使我們有更深的領悟

[劇評]《廣告狂人》第五季:有錢有勢的人總可以讓別人等待

結果,沒先繼續《鬼滅之刃》,反回到美劇《廣告狂人》,一天內看了多集,把第五季結束。

本季後面最大轉變是,財務總監萊恩挪用公款被男主角唐逼退後自殺,文案大將佩奇跳槽,瓊出賣肉體與自尊換來公司合夥人身分,唐的太太梅根,重返演員身分到處碰壁,終於在裙帶關係下獲得廣告片女主角的機會。

閱讀全文 [劇評]《廣告狂人》第五季:有錢有勢的人總可以讓別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