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羅馬的榮耀》:受傷的心都得找個活下去的理由

三級警戒期間,看完英、義、美合製經典劇《羅馬的榮耀》(Rome)一、二季。

第一季推出是2005年,第二季2007年,本來2008年底就號稱電影版在製作中,顯然,目前沒這部電影。

反正是歷史劇,現在看來依然精彩。兩千多年前,人性很原始,鬥爭很粗暴,生活很磨礪。有跟現代幾乎一模一樣的慾望,也有跟現代完全不同的「道德」與「民主」困境。

他們那時候尊神,以神之名詛咒,以神之力求赦。輸家赴死前跟贏家說:「你的靈魂敗壞了」,現代沒這麼古典。

又比如「共和國vs.暴君」的概念,現在看來會覺得可笑(就跟很多人現在讀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主義差不多),但元老院仍然搬弄類似的概念「自愚愚人」。

我喜歡這戲結尾在個人抉擇上。而不在屋太維江山一統春秋大夢上。

殺人也好,自殺也罷;騙人也好,自欺也罷——無數受傷的心都得找個活下去的理由。

美術、陳設、服裝、攝影、剪接、演出等都是上乘之作,從片頭就具藝術匠心。

但畢竟講的是這麼有名的時代與人物,劇情落腳在兩個虛構的行伍出身平民身上,總讓我覺得對很多大人物的描寫不夠豐富。感覺凱撒、安東尼、西賽羅、克麗奧佩脫拉七世都有簡化之嫌。

因編劇群龐大(兩季共主要編劇三個、次要編劇七個),視角常有轉移,每集重心不同,情緒有時也有落差。常常我們都忘了的人物又跑出來給他一些篇幅。這是寫大堆頭故事難免之傷。

但,這終究是製作很精良的劇,且全球已有無數捧場觀眾。我這滯後太久的觀後感也無足輕重了。

在〈[劇評]《羅馬的榮耀》:受傷的心都得找個活下去的理由〉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