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以偏概全」的反嗆,還是偏頗

很少人現在願「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莫說別人講自身做不到,聽到同國、同種、同類、同族群、同階級、同黨的個案遭批評,也可能要反駁:我們還是有好的、你說的是特殊現象、你以偏概全、你太自以為是、你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儼然非得仗勢欺人、反嗆回去不可。

如果人家是說某些個案,為何不能承認對方說的個案有沒有做出這些事、檢討個案的好壞就好,非加入標籤化的行列,再振振有詞打群架?這是心虛,還是傲慢?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以偏概全」,就算聖哲豪傑口中都會以某些案例簡化為通則。否則耶和華和摩西下山時,應該會看到一兩個沒在拜金牛的以色列人;所多瑪和蛾摩拉就算找不到十個、也可能有三、五個義人,但上帝還是沒有因為這極少數個案不毀了這兩個城。

批評批評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反嗆者,不管出於甚麼心態,也可能瞬間化身為他/她批判的對象,而造下不同程度的「以偏概全」。

在〈對「以偏概全」的反嗆,還是偏頗〉中有 1 則留言

  1. 反驳他人、与人理论的根本只是为了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合理性”。反映了这类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畸形极端化。任何事情均无“全”,任何观点看法皆是某种一家言类的“偏”。
    联想到曾一度火热的大学生辯论节目。现在想来这类节目的设置初衷实在不好:“误导民众以为“理”就是要靠千方百计呛对方、反驳对方。只要嘴皮子玩的好,那就是胜者、成功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