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把科幻作家海萊因的一句話「進步就是懶男人找到省事的方法」擴張成我的社會變化法則:「變化就是人出於懶惰、貪婪、恐懼找到省事、安全、利多的方法。而且,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2
甲骨文提到的活人祭多達13052次,如果吉德煒的估計沒錯,被發現的甲骨文僅佔全數十到二十分之一,當年淪為祭品的人數可能多達二十五萬。分攤成一百五十年,也要平均每天殺個四五人。實況卻是活人祭往往是盛大葬禮的一部份。…商王為了祭祖可能也需要常常打仗,最常是與羌人交戰。根據甲骨記載,有超過七千羌人淪為祭品。
3
把纏足怪到朱熹頭上是有點過分。並不是朱熹思想把菁英文化帶向保守,而是文化保守主義將他的思想發揚光大。朱熹思想只不過是敗戰、偏安、社會發展下降所激起的民間反應中最明顯的元素。十二世紀國運中衰,先秦兩漢在宋人眼中不復是重生的靈感泉源,反而成了避世的精神寄託。
4
西方君主絕少有過乾隆那種孤立思想。他們的世界並非大清那種一統江山的帝國,而是諸國林立,紛紛擾擾,強弱消長不斷。西方君主眼中的世界,是就算財富是一塊大小不變的餅,一國總能搶到較大一塊。花在戰爭上的每一法郎、英鎊都值得。就算這麼想的君主只有幾位,其他君主也必須備戰。軍武競賽在西歐從沒停過。
5
文化並不像指點人該怎麼做的腦中聲音,它較像討論各種選項的公民會議。每個時代都得到它所需的思想。地理和社會發展給了哪種問題,它就會生出與之對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