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老子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6:「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假借老子過世,秦失弔喪後批評哭泣的眾人)
是遁天倍(同悖)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同懸)解。

閱讀全文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6:「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2:在自己所不知的地方停下來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同謙),大勇不忮(音至)。
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閱讀全文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2:在自己所不知的地方停下來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0:「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閱讀全文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10:「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6:「對立」的雙方同生同死、同在同不在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閱讀全文 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6:「對立」的雙方同生同死、同在同不在

傅佩榮《周易哲學》筆記11:儒家談「義」,但「義」是什麼?

1
每一個卦都是別的卦「卦變」而來。所有卦都可以視為從消息卦卦變而來。而只要是三個陽、三個陰的卦,都是從泰卦、否卦卦變而來。

閱讀全文 傅佩榮《周易哲學》筆記11:儒家談「義」,但「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