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筆記1:不求精準、以假亂真、以偏概全的忽悠傳統

有不少耳熟能詳的格言典出《荀子》,如「青出於藍勝於藍」、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如「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但荀卿作為儒家傳人,有很多邏輯狗屁不通的文章。甚至可說,只要脫出格言層次,他的論理就開始暴露夸夸其言背後的缺陷。

當然,學界不乏認為《荀子》多係後人雜湊而成,但既然永無完全確認之日,姑且只能整本書的帳都算他頭上,至少,算與他同黨份上。

人家以古喻今、借古諷今都有,荀子更愛「以今比古」、「以今示古」、甚至到了「今古不分」只求喊爽、頭腦發熱的地步。

而且酷愛用類同「以管窺天」、「一葉知秋」、「一粒沙看世界」、「從今天通萬古」、「剎那即永恆」的聚焦辯論法(其實有點像障眼法)。

比如,〈非相篇〉曰:「聖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息(意即滅),節族(意即奏)久而絕,守法數之有司,極禮(疑為衍)而褫( ㄔˇ,意即弛)。故曰: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審周道,則審其人所貴君子。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簡單解釋,開頭說過去歷朝聖王那麼多,我們該效法誰呢?姑且不論上古是否充滿聖王(否則本篇吐槽文會太長),但他說一切文化、法式、規矩都隨著時間慢慢變質、淹滅,連懂得這些美好的人都消逝了——物極反、盛極衰,這是合理的——但他接著推論:所以看不到古代聖王的行徑,就看看現在把它發揚光大的當今聖上就好。

這是哪門子邏輯?捧那縹緲的古人是一回事,立刻把還沒有證據的古聖王立刻附會為當今主子,這不是穿鑿附會的造神、抬轎?

而且還說:不崇拜現在的王而談以前的王,就是不忠誠,不拜我的廟拜別人的廟。嚇唬讀者一番後,荀子做了個文采不錯的恢弘結論(有宇宙真理的氣勢):

要看偉大道統,就看當今文化;要看大數據,挑單一數字也無妨;要知道非洲,去一趟六福村動物園;要崇拜林肯,不如跟從川普。

中華文化中某種不求精準、以假亂真、以偏概全的忽悠傳統,《荀子》一書多有。

#連我都深受荼毒了啊

在〈《荀子》筆記1:不求精準、以假亂真、以偏概全的忽悠傳統〉中有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