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上游思維》:安全係數要到多強,才叫上游思維?

去年11月我寫了篇〈新冠疫情不但殺了人,還加劇不平等。世界上許多最富有的人都希望形勢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現在連巴菲特也認證了。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受訪時回首過去一年的經歷,直說疫情對企業造成的經濟影響極不平衡,小企業損失慘重,大企業卻毫髮無傷,同時,他也警告新冠疫情的不可預測性仍相當高,大流行還沒有結束。

廣播剛好訪問一本書《上游思維:在問題發生前解決的根治之道》(Upstream: The Quest to Solve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綱目條舉寫得很好,但最後一部分提到「上游的上游」,把問題拉高到凡人無法企及的層次:

現在有個更棘手的問題:假設某些特定類型的問題,是即使「做好準備」也無法解決的呢?萬一防範問題需要的是完美無缺呢?

什麼情況才叫做未雨綢繆、超前佈署,而到什麼程度會接近危言聳聽、多此一舉?

安全係數要到多強,才叫上游思維?

這問題連股神都沒有正確答案。記者問巴菲特從這場大疫情學到什麼,他說:

從疫情期間學到的最大教訓,巴菲特認為是世界對於緊急情況缺乏準備,「人們實際上知道的事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少,社會很難為那些遙遠但可能會發生事情做準備,但這些事情遲早會發生。」

想一想很容易,但具體「做準備」就需要人力、時間、金錢等資源,而資源絕對有排擠效應。

在台灣月入十萬元台幣的人,考慮儲蓄與投資很正常,因為有餘裕「對遙遠但可能發生的事情做準備」;但若月收入僅兩萬元台幣,這人很難儲蓄遑論投資,只能應付日常所需可能就捉襟見肘,甚或到舉債或依靠他人。

書中提到瑞典籍哲學家尼克柏斯特倫有個比喻,一個甕裡面的白球是有益的技術,灰球是好壞參半的技術,黑球則是代表會產生災難的技術。人類不停伸手進甕,完全不知道自己會抽出什麼顏色的球:

伯斯特倫指出,目前人類還沒有抽到黑球,「原因並非我們一直以特別謹慎或明智的態度面對科技政策,只是目前為止都很幸運而已...我們的文明有強大的能力可以抽出很多球,卻沒有能力把球放回甕裡。我們可以發明,卻無法倒轉發明。我們的策略就是希望甕裡沒有黑球。」

最後一句話實在太絕,是描述也是高級諷刺,原來僥倖的樂觀就是多數人的「策略」(也可以說是凡人真正的「上游的上游思維」)。以上所述不一定形容人類的科技政策,可形容任何事物。

所以,巴菲特說了實話,但他的發現沒什麼新鮮,對別人也產生不了真正的教育。我們還是會按照個體與集體對風險的分類、對恐懼的強度,自顧自走下去。

在〈《書評》《上游思維》:安全係數要到多強,才叫上游思維?〉中有 2 則留言

  1. 資源少的人只能動物性的應對眼前的挑戰,也有專心一致的優勢,僥倖的樂觀寄於汝安則為之,有何不可呢?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