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筆記5:明明該當底下人卻不甘心,就是有一顆奸詐心

本篇來談談儒家強調的另一名詞「人倫」,什麼叫「人倫」?

荀子不喜歡的孟子說過:「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是官員應教導百姓的人倫。

荀子進一步強調了:「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門御(應為逆)旅、抱關擊柝(ㄊㄨㄛˋ打更梆子),而不自以為寡。故曰:『斬(應為儳ㄔㄢˊ,不齊)而齊,枉(意即彎曲)而順,不同而一。』夫是之謂人倫。」〈榮辱篇〉

簡譯:坐擁天下的1%頂級階層,不必覺得自己拿太多;在M型社會另一邊的底層勞動者,也不覺得自己被剝削。如此能夠把不公平的事當成公平、把彎曲的東西合攏來、讓不同的聲音與慾望都能和諧,這就是人倫。

說穿了,就是各安其位。不必管什麼當代社會學的「向上流動」,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大家別吵啦。

如果你不聽信這道理,不甘居於弱勢,就等於犯了三種過患。

荀子〈非相篇〉:「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

簡譯:人有三種會招來禍害不吉利的行為,年紀小的不服侍年紀大的、低階層的不服務高階層、笨而壞的人不屈從於聰明有道德的。

〈仲尼篇〉:「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是天下之通義也。有人也,埶(ㄕˋ,通勢)不在人上,而羞為人下,是姦人之心也。志不免乎姦心,行不免乎姦道...故君子時詘(ㄑㄩ,彎曲、屈服)則詘,時伸則伸也。」

簡譯:年輕的服侍年長的、低階的服務高階、笨而壞的屈從於聰明有道德的,這是普世價值。有人明明該當底下人(包含年齡、性別、職位等弱勢)卻不甘心,那就是有一顆奸詐心,做出來的是奸詐事,圖謀不軌啊。

但是且慢,本段高潮在於,「君子時詘則詘,時伸則伸」(成語「能屈能伸」出自此),只有我們這些讀書有德之人可以高低自如,向上流動蒙主寵召也可,若不幸向下流動,也懂隱忍屈從,不會像那些小人一樣作亂犯上。

既然小老百姓已經知道該擁有什麼、配得到什麼,至於經常提到的天子、君子該擁有什麼、配得到什麼,下回分解。

在〈《荀子》筆記5:明明該當底下人卻不甘心,就是有一顆奸詐心〉中有 3 則留言

  1. 孔荀二人都是“认命观”
    昨天读文时就想说:当下國學热,这个系列文出書应该会热销哈!書名就叫《陈乐融说荀子》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