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助理教授彭駿逸研究:
“輸往大陸的台灣偶像劇充斥都會小資女及體貼暖男形象,大陸人天天看,並嚮往這樣的生活,就覺得「這人講話聲音太好聽了」。大陸民眾將角色形象和其所使用的語言串連,漸漸對台灣腔有好感。
不過,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大陸民眾對台灣腔的認知漸漸改變。現在北京、天津的大學生認為台灣腔是「小家碧玉」,甚至很嗲、很裝,他們自己的腔調才是都會代表,大陸中央電視台主播講話才是好聽的。”
彭駿逸借用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Bourdieu)的比喻總結:「語言是一種文化貨幣,該貨幣值錢與否,是綜合使用者的社經狀況而定,若社經地位高,該語言的社會價值就較高。」
所以囉,世間貴賤寵辱尊卑親疏,能載舟亦能覆舟,哪有什麼一成不變,哪有多少真愛可言。
布迪厄的观点很对。一地的政经地位高,方言地位也会高。
此观点于我这个讲國语蛮台湾腔的上海宁也一直如此认为哈xdd
再小声说,我一直不喜欢北京味和东北腔的国语,觉的好土。这话可能会得罪一方人,但是我老实话
對語言發音還算敏感的我覺得這種改變有多種原因
有大陸經濟發展後強者自信的原因
還有個原因就是台灣新生代的語言發音不夠字正腔圓
吐字不清或者有些慵懶的感覺
比如以前我和女兒一起聽您的廣播時
您與嘉賓的對談她都能靜心聆聽
一到廣告時間她就笑個不停,學人家說話,感覺誇張
所以非常認同張譯曾經說過的
喜歡台灣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口音
不刻意的字正腔圓又有台灣土地滋養的溫潤氣質
我也認為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華語
每次聽您廣播我都有在學發音喔,好好聽
你知道我妈妈怎么评价你的国语吗:那年《音乐传奇》在播你的特辑时,她看到就说了一句话:陈乐融的国语好标准,一点没有台湾腔。:)
记得妈这话以前告诉过你,不知你是否还有印象。XD!
其实北京话不是标准国语,他们的京腔普通话都带“儿”字音,常给我听不清甚至听不懂的感觉
知道吗,在地方方言中我蛮喜欢听天津話,一直喜欢看天津方言的电视劇。
你一定没想到吧😊
从巜纽约纽约》起,到《罗曼蒂克消亡史》,再到前几周刚上映的《上海王》,这两年大陸电影界掀起拍沪语电影潮。但可惜这几部都拍的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