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耶穌也說禪》(中)

「佛」本意指「覺醒的人」,耶穌在福音書中被稱為「世界的光」,但我等凡夫既不瞭解真正的覺醒、文字以外的覺醒,大腦也不能想見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光。

我們常常以為昨非今是、對某件事情的後悔、放棄,就是「覺悟」、「覺醒」,但佛陀以一「大事因緣」示生人間,他不會只是來教我們改掉對某些人事物的壞習慣,或者教我們對人事物有好品味。

一如耶穌感應接觸到他認為的天父耶和華,他來傳的是「天上的道」,不是地上的道。這些,在《耶穌也說禪》書中都不見了。甚至,在流行的佛教與基督教、擁有最多信徒的制式宗教裡,都不見了?

作者強調看見生活、看清平凡中的奇蹟,一點都沒有錯,但引述耶穌的譬喻,把看見狹義指為視力,下結論為:「眼睛如果壞了,自然無法看清楚真相及美。」我想海倫凱勒都要抗議了。

這樣的物質化、感官化的「看」,和禪宗說的「直見本心」的「見地」完全是兩碼子事,也可以窺出,即便是寫成中文,有多少人能瞭解佛陀的「覺」、「正等正覺」,是什麼意思?若「看」得懂,早和釋迦牟尼一樣成就無上解脫了。

《金剛經》中佛和須菩提提到五眼的層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我們除了勉強「頭腦上知道」前兩眼的定義外,能憑這一團造業之身,瞭解什麼叫做「慧眼、法眼、佛眼」?

不知道,就老老實實承認不知道;不知道,如果真願學佛,就老實修行,得遇善知識,具足善根、福德、因緣,轉修行為修證,點滴證入。不知道,強做解人,甚至夸夸其辭,那就有點失德、失儀、造惡了。

佛經、聖經不是我們好玩拿來玩的「文本」,現代人打破一切過了頭、反權威過了頭,就像三歲小孩坐在拆了一地的爛玩具堆中,自己忽然開始恍神。再也沒有那完滿的世界可以趣入。沒有方法讓我們回到那「一」(The One)。

問遍教會、廟宇、科學、「新時代」或藥物,無路可入。只好自己開路,然後找個山丘據地為王,宣稱「真理」在此,「現在加入會員八折優待」。

禪師開悟,悟的是初心,悟的是小我短暫消逝、照破山河大地與「我」合一的「本初佛」,但這哪裡是究竟?如果這就是終極真理狀態,祖師們何必「悟後起修」?

究竟的話,成佛就等於開悟就好了。幹嘛有一個「開悟」、又有「成佛」、又有佛教的「乘願再來、倒駕慈航」或基督教的「道成肉身、神子降臨」,這麼多規矩、程度和境界?

我從《耶穌也說禪》書中看到最驚人的偏見(作者會說是「洞見」?),是關於天堂與地獄的解釋。他說:「天國指的就是思想的靜止。」

稍接觸佛法的人會疑惑:這說的似乎是「禪定」的基礎定義「思慮的止息」嘛?但禪就等於天國?沒錯,作者進一步介紹:「活在天國中,便意味著喜悅地活在當下和一種無欲的狀態裡。」

甚至作者在此處立刻引用一段某作家的生活軟調散文:「對我而言,活在當下就是為日常每一瞬間的奇蹟而歡欣鼓舞,從早茶與麥片、伏案寫作、到每天最後一刻與太太依偎談心。」

哇塞,那麼全世界的教徒在禱告什麼?期待彌賽亞再來做什麼?大家發什麼傻、流什麼淚、懺什麼悔、持什麼戒呢?天堂不遠,因為天堂根本就在麥片與早茶裡,這看起來像是食品公司的廣告文案,但無益於求道者真正關心的大哉問。

我可能只好說:這是本心理勵志書,但和禪或耶穌沒什麼真正必要的關係。對一個苦惱的現代人在現實生活中找一些快樂、自省、放鬆的建議,有幫助,但對以生命去慈悲生命、救度生命的道途,本書只發出了一些微弱的雜音。

作者提到「內心的煉金術」,強調「不同於看世界的方法」就是禪。但煉金術不該只是一種催眠劑或自欺欺人的偽裝改造。

現代人輕易把聖典中極其重要但隱晦的真理,自認合理化(其實是偏見化)成我們現實中的若干需求,變成一種「世俗智慧」,要小心了。

經典上稱作:「以盲引盲」。

(2004.07.15)

在〈我看《耶穌也說禪》(中)〉中有 0 則留言

  1. 真不可思議,這居然是梵高的畫,驚到我了。
    咋看之下,我還以爲是一幅中國風的寫意花鳥畫呢。
    老師的文章,我還要慢慢消化消化,不敢亂“接招”,呵呵

  2. 看了nana評論才知道,梵高也畫過這種畫啊,是很驚人。不知道,就老老實實承認不知道。繼續“接招”@_@

  3. 以盲引盲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indeed nana that was Van Gogh’s Almond blossom,he had painted som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orchards around the same time(peach,almond,hayes,harvest,winter).But the manifestation of madness is well evidence in those claws like branches.

  4. "這是本心理勵志書,但和禪或耶穌沒什麼真正必要的關係。對一個苦惱的現代人在現實生活中找一些快樂、自省、放鬆的建議,有幫助,但對以生命去慈悲生命、救度生命的道途,本書只發出了一些微弱的雜音",尽管没读过此书,但你的这个总结性观点我很认同。今天读到这个[中]篇,感觉比[上]篇好理解多了,正如本文您配上副梵大师少有的写意画般,好看又好懂;而昨天的上篇在我眼里就是梵大师的标志风格:抽象派啊。哈!不知这下篇又会是什么派呢?

  5. 原来是(中),我以为直接就是(下)了呢。这是第一想法。
    乍一看这图,我就怀疑是梵高的画,看签名,果然是。nana和黄黄,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梵高这画不是中国风的写意花鸟风格,而是日本浮世绘风格。他曾经从日本绘画中吸取营养,也画了很多这种东方风格的油画。
    关于「禅」,我还是看的云里雾里,总觉得禅有它的狡讳之处。它的辩证也总是随辩证对象和环境在改变,是乎没有定性的可依靠的标准。所以,是不是这样,谁都可以自认为自己是悟道的人(只要他自己这么认为)?反正悟不悟,都在他的心。

  6. 原来是日本浮世绘哟。其实我也有怀疑过:梵大师怎会这么了解中国的绘画风格呢!LILY倒底是学美术的,和我这种半画盲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呀。

  7. 是啦,我知道梵高後期的畫有受日本浮世繪風格的影響啦。
    中國風寫意花鳥,是我“咋看”之下的感覺。
    不過,日本浮世繪與中國畫淵源之千絲萬縷,真能分這麽清?

  8. 今天一早醒来,我突然想到自己在昨天5楼的留言中,犯了个天大的错误:居然将梵大师和毕大师混为一谈了.脑子里明明想表达的是毕大师,但落笔却写成了梵大师,结果就让毕大师的标志风格—抽象派变成了梵大师的标志了;所以敢快来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