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進易退,易進易退,易進難退

《晏子千秋》《問篇》,齊景公問晏嬰:「請問求賢。」

晏嬰說:「夫上士,難進而易退也;其次,易進易退也;其下,易進難退也。」(網路白話翻譯:賢良之人難於進身為官卻容易隱退,僅次於賢良之人的容易進身也容易隱退,不賢良之人容易進身卻不願隱退)。

這句話真的傳神又好笑。以我更白話地說就是:上品的不好搞;下品的請神容易送神難;中品的則沒個準。

不過套用在現實中我來小翻案,憑良心說多數群眾都是中品,要養家糊口又想發揮所長,佔到一個位子當然不可能輕易離開,但不能因為他們規規矩矩占著位子領薪水就說人家是「不賢良之人」。

而「難進易退」的人,也不一定是賢良之人,而可能是不缺錢也沒志向的二代、三代。他們沒常性,不吃苦、動輒不爽,拂袖而去的成本非常低,有資源、有底氣、也有脾氣,所以可以「高級地躺平」。

甚至,同一個君子小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不管是年紀、志向或資源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進退難度。這跟品德才學不一定有關,跟慾望機遇比較相關。

比如說,孔子某階段也很「易進易退」,因為他想當官,想施展抱負於天下。

然後,到某個階段,孔子變成「難進易退」,因為知道君王想法和自己不合,求來的官位也不好坐,不如歸去,另尋東家。

再後來,東家已經都走遍了,市場飽和,人才卡位戰告一段落,孔子變成無進也無退,死了心當教育個體戶,不求君王大夫只收學生的肉乾總可以吧,一直到老。

在〈難進易退,易進易退,易進難退〉中有 10 則留言

  1. 易進易退 我覺得才是符合現代
    至少很瀟灑。可以用制度與教育訓練
    淘洗出金子
    畢竟學校畢業學或跳槽前學的怎夠用
    都是在踐行中才有淬鍊成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